一、医用口罩标准及技术指标介绍
1、医用防护口罩
符合GB19083-2003《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标准,医用口罩技术指标包括非油性颗粒过滤效率和气流阻力:
(1)过滤效率:在空气流量(85±2)L/min条件下,对空气动力学中值直径(0.24±0.06)μm氯化钠气溶胶的过滤效率不低于95%,即符合N95(或FFP2)及以上等级。
(2)吸气阻力:在上述流量条件下,吸气阻力不超过343.2Pa(35mmH2O)。
2、医用外科口罩
符合YY 0469-2004《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标准,重要技术指标包括过滤效率、细菌过滤效率和呼吸阻力:
(1)过滤效率:在空气流量(30±2)L/min条件下,对空气动力学中值直径(0.24±0.06)μm氯化钠气溶胶的过滤效率不低于30%;
(2)细菌过滤效率:在规定条件下,对平均颗粒直径为(3±0.3)μm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气溶胶的过滤效率不低于95%;
(3)呼吸阻力:在过滤效率流量条件下,吸气阻力不超过49Pa,呼气阻力不超过29.4Pa。
3、普通医用口罩
符合相关注册产品标准(YZB),一般缺少对颗粒和细菌的过滤效率要求,或者对颗粒和细菌的过滤效率要求低于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防护口罩。
二、一次性医用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有什么区别
1、标准不同
一次性医用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的区别首要就在于标准方面,医用外科口罩符合YY 0469-2011《医用外科口罩》医药标准的要求,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符合YY/T 0969-2013《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的要求。大家在购买口罩的时候,可以在外包装上查到标准信息。只要是YY 0469-2011的即为医用外科口罩,YY/T 0969-2013的就是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2、制造工艺不同
医用外科口罩分为三层,内部吸水层、中间过滤层、外面防水层。内层为亲肤吸湿层(一般为纺粘无纺布,主要作用为吸湿气),中层为隔离过滤层(一般为经过驻极处理的熔喷布,主要作用为阻隔细菌、病毒及细小颗粒),外层为纺粘拒水层(一般为纺粘无纺布,起到阻隔飞沫的作用)三层。
需要注意的是,中层经过驻极处理的熔喷布俗称口罩的“心脏”,含有病毒的飞沫靠近熔喷布后,飞沫会被阻隔,病毒会被静电吸附在纤维表面,无法通过,可以起到阻隔病毒传播的作用。但我们也发现,有部分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受限于生产厂家资质、熔喷布原材料供应、价格、生产工艺等多方因素,很多不合规的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采用质量较差的熔喷布或者没有中间熔喷布隔离层,对病毒阻隔效果较差或没有阻隔效果,无法保障佩戴者自身安全。
3、防护性能不同
医用外科口罩和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标准中,都要求细菌过滤效率达到95%以上,也就是说两种口罩都明确可以阻隔细菌。但有一个显著的差别是,医用外科口罩对直径0.3μm的非油性颗粒过滤效率超过30%,对血液、体液等飞溅(飞沫)时流体阻力达到120mmHg,但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对此并无要求。
这说明,医用外科口罩除了隔离细菌外,还可以隔离血液、体液飞溅及非油性颗粒,而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对血液、体液飞溅及非油性颗粒隔离效果并不可知。医用外科口罩中间层的熔喷布经过驻极处理,对病毒起到静电吸附阻隔的作用,而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中间层熔喷布质量较差或无熔喷层,有些也未经过驻极处理,对病毒阻隔效果较差。
4、使用场合不同
医用外科口罩,可以用于医疗门诊、病房工作医护人员等较高级别防护。而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只能用作普通级别的防护,如果是不含熔喷布的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基本没有防病毒效果。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议:普通门诊、病房工作医护人员;人员密集场所的工作人员,包括医院、机场、火车站、地铁、地面公交、飞机、火车、超市、餐厅等相对密集场所的工作人员;从事与疫情相关的行政管理、警察、保安、快递等从业人员;居家隔离及与其共同生活的人员,均建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推荐您阅读更多有关于“口罩 ”的冷知识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